四字“传家宝”春华秋实五十载

2019-09-03 14:28  来源: 人民网-广西频道

1994年甲班三调获得全国“青年文明号”时合影

2019年8月19日,这一天也许对很多人来说,是稀松平常的一天,但对柳州南站上行车间甲班三调来说,这一天让他们无比自豪和激动。因为截至这一天,他们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五十周年——这对铁路调车工作人员来说,是极其不容易的,这成绩在全路40个主要编组站的调车组中位居榜首。

时间倒回50年前,1969年8月18日中午,由于甲班三调一名制动员精神状态不佳,调车作业时发生车辆脱轨掉道事故。

此前一直保持的安全天数瞬间归零,整个调车组士气低落。他们痛定思痛,这既是一次惨痛的教训,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。

2009年甲班三调获得全国“青年安全示范岗”时合影

为吸取教训,50年来,甲班三调在长期的调车作业实践中,总结出了“严、细、勤、精”工作法,“严”即严格管理,严格作业标准化;“细”即细心作业,细心观察现场作业情况;“勤”即勤学苦练,刻苦学习规章制度,苦练调车技能;“精”即精益求精,调车作业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
“50年的安全生产记录来之不易,没有‘严、细、勤、精’四字工作法,就没有今天的甲班三调。”柳州南站站长王东君这样说道。长期以来,柳州南站把甲班三调作为党内品牌和人才高地来培养,自甲班三调成立以来,经历了18任调车长、轮换了231名职工,锤炼出一块块好“钢”,培养了一大批领导干部、业务骨干。

现已是综合车间党总支书记的谢永强,回忆起当年调车岁月,感慨万千。他说:“我95年一入路就进入甲班三调了,当时觉得压力很大,因为知道三调的要求很高。”

2012年甲班三调获得全局调车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

有一次,谢永强与同事一起经33道上东禁溜区取一列禁溜车。当时显示白灯开放状态,虽然是开放状态,他们还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专业性。突然调车长一声低呼:“道岔位置不对,赶快撤出股道。”他们迅速呼叫司机停车,及时避免了一次事故。“甲班三调的组员上班都是十二分精神,永远把安全印在心里,把责任扛在肩上”他说。当时作为调车作业最繁忙的班组之一,一个班12个小时连轴转,所以他们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标准,才能保证调车作业安全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如今,甲班三调的安全“接力棒”传给了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覃华卿和他的4个组员们。每有新人进入甲班三调时候,覃华卿总会给新人讲两个故事,一个是1969年的“8.18”事故,作为三调人,不应忘记,也不能忘记。

甲班三调荣誉室摆放着成立以来获得的荣誉

另一个就是甲班三调“番号”取舍去留的故事。2015年柳州南站三级六场开通在即,按照铁路规则命名法,甲班三调这个名称面临着被改掉的境地。为了保护这块品牌,车站多次联系路局相关部门,最终将“甲班三调”这块“宁局老字号”保留了下来。“每次听调车长讲这两个故事,我都觉得进入三调是件幸福和光荣的事情。”去年进入甲班三调的覃象俭说道。

越是不容易,越要珍惜。这也是当前甲班三调的真实写照。

如今的“接棒手”覃华卿有句口头禅:“绝对不能让一代代甲班三调人努力的结果砸在我手里,这个帽子我戴不起”。在他的感染下,甲班三调组员个个都树立了“安全记录不能打破,只能继续延伸”的理念。

2012年甲班三调的利用作业间隙学习规章

如何带领组员创造佳绩,覃华卿思考了很多,但主要还是继续发扬老三调人传承下来的“严、细、勤、精”工作法,因为这是三调人的“传家宝”。

为了让组员们严格践行四字工作法,覃华卿用自己的行动带动着这个小集体走向新的高点。他每月为组员制定阶段性的计划,这个月重点进行这个范围的考核。交接班时间,他们总会集合到一起抽问规章,这是班组雷打不动的规矩,抽问结束要重新叮嘱一遍安全事宜。在他和班组的共同努力下,甲班三调连续两年取得车站调车技术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绩,班组业务考试平均分98分以上。面对这份成绩,覃华卿只是淡淡地说:“甲班三调就应该这样”。

甲班三调参加车站调车业务技能竞赛,2018—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团体第一名。

如今,走进甲班三调荣誉室,全国新长征突击队、全国青年文明号、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……锦旗、奖杯、牌匾、奖状摆满了整面墙和展台,仿佛在告诫三调人永远不能忘记坚守安全的初心。

春华秋实五十载,安全再出发!柳州南站上行车间甲班三调在四字“传家宝”的指导下,正朝着下一个安全高度继续前行。(王勇 李俊雄 李德华)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