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绣“文化+科技”精彩的“双面刺绣”

2019-08-08 13:53  来源: 新华日报

一种看似普通的刺绣,经过纳米技术处理,表面就像一片荷叶,“滴水不漏”。在省内,苏州高新区唯一的民族文化科技一体化和积累示范基地,作为苏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借助现代科技,在保证色彩的前提下,感觉和其他质量不下降,传统刺绣无法解决解决防水,防潮和防腐问题。这给人们一个强烈的启示: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就像苏绣的“双面刺绣”,通过创新,“刺绣”文化转型与发展的信心与信心。

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,更深刻,更持久的力量。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。印刷,广播电视,互联网.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给生产,传播和接受文化带来深刻的变化。科技文化始终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和谐发展。

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传承的国家,如何激活文化的活力,振兴文化?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“以古人的规则塑造古人面貌”,注重创新转型和创新发展。通过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提取精华,提取能量,让文化赶上科技步伐,插入,无疑是推动文化建设,发展文化产业,增强文化传播能力的新引擎。科技之翼。

近年来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发展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:“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,发展新的文化形式,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,集约化和专业化。”《“十三五”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》2017年发布,提出到2020年,它将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,需求驱动,应用驱动,文化技术的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。

科技之光照亮了传统文化,人类的灵魂催生了新的科学技术。不仅是苏绣,还有苏州高新区,丝绸,玉雕,核雕,红木雕刻,现代科技和创意等传统工艺,都绽放得淋漓尽致。通过全息沉浸式技术创造的“幻想苏源”,让四季旋转和优雅的花园变成浅色鲜艳的色彩进入深圳文化博览会,让千里之外的观众可以看到墙壁的层次。聆听流过桥梁的古老桥梁.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产品,技术含量越来越高,赢得了公众的喜爱和追捧。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底,苏州高新区有600多家文化科技企业,文化科技人员1万多人,文化科技企业总收入超过100人。亿元,总利润超过100亿元。

美好的生活需要丰富而坚实的物质基础,还需要丰富的文化空间。 “十三五”规划确定,到2020年,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,文化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,促进文化消费成为满足人民生活更美好需求的必然要求。另一方面,培育文化消费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撑点。江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大省。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%。其中,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产业类型发展最为迅速。

未来已经到来,以5G,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为主导的新信息革命必将带来更深刻的文化创新。 “文化+技术”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如何打破想象的束缚,让文化拥抱技术,拥抱更具吸引力的未来生活,正在考验企业家和决策者的智慧,能力,热情和勇气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Top